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指出,無論是陪孩子收心、建立節奏,還是練習放手與重新陪伴,都是彌足珍貴的相處時光。趁開學前的這段日子,為彼此留下一段有意義的夏天回憶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暑假進入後半場,許多家長可能正咬牙倒數、心裡吶喊:「撐過這一個月就解脫了!」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指出,其實這段相對自由的時光,不只是「撐過去」而已,更能成為親子關係的轉捩點。無論是陪孩子收心、建立節奏,還是練習放手與重新陪伴,都是彌足珍貴的相處時光。趁開學前的這段日子,為彼此留下一段有意義的夏天回憶。
黃閎新在臉書專頁「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」分享,暑假倒數1個月能用來輔助孩子的方法。
作業與升學過渡 先慢慢預告就好
黃閎新表示,與其等到開學前一週崩潰,不如現在一起盤點、設定小目標。例如今天完成暑期作業兩頁,媽媽就可以安心滑手機。如果家中有升小一或升國一的孩子,也可以慢慢預告新生活的樣子,去走一趟學校、練習收書包、討論要自己走路還是家長接送,孩子會更有心理準備。
放鬆歸放鬆 生活還是要有節奏
黃閎新提到,暑假不代表可以完全日夜顛倒,可以晚點睡、可以玩得開心,但還是要有一點基本節奏:三餐、活動時間、出門動一動。孩子的大腦需要規律感,大人也是。該出去玩的還是要玩,該學習的、該交朋友的也別忘了。
剩下的暑假 是練習「放手」的好時機
黃閎新說,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,也許可以試著邀朋友來家裡過夜,或者安排去同學家住一晚。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有能力做很多事,只是平常我們沒機會看見。
親子關係 這時候最有機會調整
黃閎新補充,有些家庭在學期中關係緊張,因為作業、成績、生活大小事不斷磨人。暑假壓力少了、時間多了,反而是我們「重新陪伴孩子」的黃金期。不需要安排多豪華的活動,一起拼拼圖、煮飯、看動畫、聊聊日常,都能累積親子默契。開學雖然是倒數計時,但也是回歸日常的起點。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。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。
熱門賽事、球星動態不漏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