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藥署指出,一般來說膽固醇的合成會在半夜達到高峰,因此傳統上會建議病人在晚上服用降血脂藥物。(圖取自freepi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過敏藥抗組織胺因為有嗜睡的副作用,多數人會選擇晚上吃,而降血脂藥呢?食藥署說明,由於一般來說,膽固醇的合成會在半夜達到高峰,因此傳統上會建議病人在晚上服用降血脂藥物,不過現在科技日新月異,有些藥物就可以不受限於晚上的時間服用,如對於藥物的服用有任何問題,都可以諮詢身邊的藥局藥師或是醫師。
食藥署在臉書專頁「藥博士 正藥說」發文說明,在了解降血脂藥什麼時候吃之前,要先知道膽固醇主要來自「身體的合成」及「食物的攝取」,膽固醇在身體的合成是有時間週期性的,一般來說,膽固醇的合成會在半夜達到高峰,才會有傳統上建議病人在晚上服用降血脂藥物的說法。
食藥署指出,降血脂藥物的機轉作用很多,主要分成抑制膽固醇合成、抑制膽固醇吸收、促進極低密度脂蛋白、脂肪酸代謝、減少小腸膽酸再吸收,而降血脂藥物的服用時間,取決於藥物機轉以及藥物半衰期,如果藥物的作用機轉為針對膽固醇合成,例如statin類藥物,通常會建議在晚上服用,才可以讓降膽固醇達到最佳效果。
食藥署說,隨著科技進步,現在有許多半衰期較長的藥物上市,例如:arovastatin、rosuvastatin、pitavastatin,或是經由劑型設計,製作成長效型的藥物,這些藥物就可以不受限於晚上的時間服用。